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核雕 苏州核雕 包衣观音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工艺文玩 >> 浏览文章

旧时富贵风流地 今朝天工秀隽永(2)

2013-1-10 9:57:10 羊城晚报 许志伟 【字体: 人气: 我要评论
我要分享:

小镇故事,指尖上的苏州

冬日里的藏书镇,空气里游走着羊肉的鲜香,挑逗着人们的味蕾,而视觉的饕餮盛宴也在这个典型的江南小镇里悄然上演。旧街上,青砖黛瓦的老房子自然是最地道的姑苏样式,人字形的屋顶、斑驳的老墙、晒褪了漆的阁楼气窗。粗陋的陶土花盆里,或兰或菊。民居灰白的墙壁上满是掉光了叶子的爬山虎,在午后柔和的散射光里,如哥窑瓷器上的冰裂纹,清雅隽永。没有森然的马头墙,没有眩目的琉璃瓦,只有老街上小巧的香糕砖堆砌成了一种精致而文气的秩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精雅的园子是苏州文人追求生活细节的高度艺术化、精致化。

姑苏的小镇子当然也不能少了水巷子,舟楫或许一时难觅踪影,橹篙的哗哗声抑或远去。河埠头却是依旧光可鉴人。想来,即便是浣洗这等生活琐碎,放在这样的场景里,就也是写意的。条块状的青石就是水巷子的墙壁了,无序的堆叠中却有巧妙的构成,或许也从苏作家具的榫卯结构中获得了感觉,简约而不简陋。河水把它们冲刷得温润细腻,野蒿从石缝中顽强生长,伴随着古桥上模糊的铭文,一起见证古镇的上上下下,起起落落。而书场就在镇子上的一处老宅院里,挺括的榉木灯挂椅,清水皮壳的小茶桌,一杯碧螺春,一碟南瓜子,一折《钗头凤》,吴侬软语,浅吟低唱,日子是可以熨帖到心窝里的。

同样可以窝心的,便是那些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之后弥漫开来的诸般风雅韵事。苏州的文人追求生活细节的高度艺术化、精致化。醉心于怀袖雅物的精致隽永,温文气质。小小身外长物,亦可观人之神韵才情。作为文化脉络之一,苏州的传统工艺美术一直顽强地传承延续了下来,既能以桃核、橄榄核等不值当的物件做细巧玩物,人舍我取,化朽为奇,又能在象牙、紫檀等珍贵材料上施以妙手,游刃有余,巧夺天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借一丸细木,施以巧思妙手,即可成为燕闲清赏之韵物。

赵华新是镇子上的传统苏式雕刻艺人,他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招待朋友们,宽大的茶台上摆着些玲珑细巧的物件,荸荠、栗子、莲蓬、花生、腰果、核桃。但除了影青茶盏里的陈年熟普,这些看着诱人的点茶小食都只能摩挲把玩,而非朵颐之物―――它们都是些木头雕刻的仿生玩件儿。一张满是木屑的旧课桌、二十来把尺寸不一的刻刀,外加钉在旧课桌上的一块满是刀痕的木板就是这位雕刻师的工作台了。他所制木雕仿生小件,从来不用画稿,取上一截四五厘米粗细的紫檀料子,看看木头的纹理走向,即可直接用刀。这种成竹于胸、信手拈来的纯熟源自于生活中的观察入微和技艺的高度自信。大道至简,一个貌似寻常的紫檀荸荠,最考验作者对细节的观察和表现力。苏州的木雕仿生小件完全源于生活的灵感,都是些身边不起眼的细碎物件,一把荸荠、一个枯莲蓬儿,几枚板栗、老菱角,虽皆是些乡野之物,却得尽自然妙趣。加之紫檀、黄花梨材质的油润细密,闲时常于掌中把玩摩挲,不几日即宝光内敛,凝泽润雅。借一丸细木,施以巧思妙手,即可成为燕闲清赏之韵物。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