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核雕 苏州核雕 包衣观音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核雕文化 >> 浏览文章

刀尖的核雕指尖的生意 互联网让传统手艺走得更远

2015-7-10 15:20:57 城市商报 佚名 【字体: 人气: 我要评论
我要分享:

核心提示: 当《核舟记》里那枚“技亦灵怪矣哉”的核雕,在今天苏州西部的工艺地带四处开花之时,它已不再是个别“奇巧人”的独门绝技,而成了支撑起众多人就业营生的巨大产业。

  吴建东和徒弟

  吴建东和徒弟

  工作室

  工作室

当《核舟记》里那枚“技亦灵怪矣哉”的核雕,在今天苏州西部的工艺地带四处开花之时,它已不再是个别“奇巧人”的独门绝技,而成了支撑起众多人就业营生的巨大产业。是产业就有竞争,在核雕市场以火箭般的速度暴走出辉煌十年后,其竞争和博弈,筛选与淘汰,已成为核雕人不能回避的现实。同质化的产品生产模式,前店后坊的传统经营模式,等客上门的简陋营销模式,都渐渐成为束缚核雕持续发展的桎梏。

也因此在那一天,东渚核雕人吴建东拿出一张“公司企业组织构架”,娓娓说起公司的“数据处理中心”,嘴角边不时蹦出“互联网+”等时新字眼时,记者不由感叹苏州手艺人的现代思维——他们的核雕,不只是用巧手雕刻,更是由互联网思维串联而成。

□商报记者蔡春生赵炜

A

教会徒弟

饿死师傅?

不,他的企业偏从培训起步

吴建东的头衔一串:姑苏宣传文化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第五届创业之星、高新区非遗传承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他的公司“核记工坊”,是集橄榄核、琥珀蜜蜡原材料收购、产品研发、雕刻培训、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团队。很难想象,这家公司的起步,是从收徒和培训开始。

吴建东1978年出生于东渚镇,早先学过紫檀木雕刻,后来师从核雕名家宋水官,开始核雕生涯。

他起初在家里雕刻,自给自足,过硬的技术赶上了好市场,作品自然畅销。随即,周围一些亲朋好友跟他学艺,亲朋好友又介绍熟人前来学艺,由此吴建东发现,核雕固然可以是一个手艺人的小活计,也能够发展成为一群人合作的大事业。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是传统手工艺行业流传的一句话。至少,一个行业多一个从业者,总要分去一杯羹吧?但吴建东从一开始就不是这么想的。“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开放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共同做大市场,而且只有放宽胸怀才能做大产业。”吴建东如此说。

徒弟越来越多的时候,吴建东敏锐预测到了关于核雕培训市场能够带来的好处,他大张旗鼓开办培训班。培训班除了带来一部分授课费外,更重要的是两点,一是从中发现好苗子,招收进他的公司;另一方面通过“广撒网”的培训班,扩大公司在业界的知名度。

此后,他更是与聋哑学校合作,吸收聋哑青年参加他的核雕培训,培训费全免。“这些孩子可能找工作有些难,但我觉得,也许手工业挺适合他们的,”吴建东说,“这既是给他们一条就业之路,同时也成为我们核记工坊的一个公益事业,给我们公司带来了口碑。”

吴建东介绍,几年时间里,核记工坊培训出约500名核雕从业者,为这个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企业员工也得以从培训队伍中择优选拔,保证了作品水准。在员工最多时,核记工坊达到60人,这在整个核雕行业中也是颇为少见的。

走出传统的保守思维,以开拓性的眼光捕捉到“带徒弟”的好处,吴建东的企业走出了第一步。

B

留住顾客有妙招

数据库下的针对性服务

一个“微琢数据处理中心”的设想,让吴建东的企业走入了数据时代。对于客户的分析,是数据库的核心。

以往在传统工艺时代,买卖无非是一方掏钱,一方供货,有时买卖双方长期联系成了朋友,有时则“一记头生意”形同路人。吴建东觉得,这样的模式会造成资源浪费,错失许多原本能做长久生意的客户,“因为这样的交易,没有细致分析客户,本质上是服务意识不到位。”

吴建东的数据库,将客户大致分成普通客户和VIP客户。针对普通客户,比如对核雕一知半解、需求并不太多的客户,吴建东并没有放弃,时常主动提供核雕信息和知识,因为这些客户也许能发展成为VIP客户,或者可能带来他们的“朋友圈”资源。而针对VIP客户,吴建东更是做足功课。

客户甲是VIP客户,数据库会记录甲先生的一些购物特征——他喜欢什么样的品种?他一次会买多少作品?他每次花费多少钱?他这次花费的比上一次是减少还是增加了?他的购买热情在衰退还是在上升?……

有了这样完备的数据库,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案例1:数据显示:甲先生以前一直喜欢罗汉核雕,买的数量很多,这一次却几乎没有购买罗汉核雕。

分析:甲先生对罗汉核雕产生了倦怠,如果不及时沟通,很可能成为流失的客户。

办法:深入沟通,探讨是否这些罗汉核雕形式有些老套,问询需要开发怎样的新品,并加强其他品种的推介,有针对性地为甲先生服务。

案例2:数据显示:乙先生平均每两个月来购物,他喜欢的是蜜蜡。

办法:在乙先生可能来购物的时段,提前准备好蜜蜡货源,避免缺货造成客户流失。

这就是吴建东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科学分析,提升服务质量,让吴建东与大多数顾客维持了良好关系,也成为企业壮大的法宝。

C

让作品走向全国市场

区域分析“因地制宜”

吴建东的数据处理中心不仅针对具体客户,也面对了整个市场。

“苏州是核雕的最大产地,但核雕市场是面向全国各地的。”吴建东说,正是数据库,让他的核雕生产有了方向。

购买核雕的顾客,有收藏爱好者,也有经销商,这些经销商分布在全国多个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吴建东很早就发现,各地经销商对核雕的品种各有偏好。通过数据分析,他发现,北京的经销商更喜欢大气一些的核雕,上海的经销商则更追求精致,在西安是这几类题材受欢迎,而在广州是另一些题材受欢迎。“不同的地域文化造成了核雕审美的差异,”吴建东说,知道了这样的差异,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好处。首先,在给这些经销商推介的时候,不至于没有方向,更避免了适得其反;第二点就是能够针对不同地域,制作不同的产品。

在吴建东看来,核雕销售与其他产品的销售其实是一样的,要在异地市场迅速打开局面,一定离不开对于当地市场的充分了解。他正是通过数据分析前来拿货的经销商个案,得出科学的数据结论,掌握各地购买动态,从而开拓并维系各地市场。

此外,吴建东还积极了解各地核雕发展动态,从而掌握核雕工艺的发展现状,“这样,保证我们的作品在技术层面上不掉队,因为技术是手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D

互联网思维无处不在

微信群就是一个小社会

在吴建东看来,“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实在、前卫的概念,“对我们传统工艺行业,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启发作用。”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吴建东不仅建立起自己公司完备的数据库,还充分利用微信工具,推广核记工坊这个品牌。

“核记工坊”微信群是吴建东最近才建立的,他仔细研究了微信群的作用,才开始了对这个群的探索。短短一个星期,他拉入三百多人,但这只是吴建东规划中的第一步。

他说他将微信群看成一个家园、一个小社会,大家在这里都各取所需,他会定期发布核雕知识、工艺信息,他也会容许朋友发一些广告,但广告必须安排在特定时间段。“在这个群里,要让每一个人都有所收获。”他特地在群里吸收了不同行业的许多工艺美术名家,“这样就能够做到跨行业的交流,资源共享,大家一起做大。”

这个微信群的一大看点,就是打造义拍。吴建东说,他长久以来就想通过义拍回报社会,这也是现代工艺人该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当然,通过义拍他也能够得到很多信息,了解最新的市场需求,寻找潜在的购买客户。

“现在这个微信群还在试运行阶段,日后我将逐渐分类,建立一个个小群。”吴建东说,“这样,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服务这些小群,服务每一个用户。”

记者手记

东渚镇以前的幼儿园,现在整栋楼是吴建东的核雕公司。不到十年光景,吴建东的核雕事业风生水起。

这么多年来核雕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形象地说,不变的是——他做的始终是指尖的艺术,指尖的雕刻,指尖的生意。一直“在用刀雕刻,也一直在用手指点击。”

在交谈中,吴建东始终开放性地分享他对互联网精神的理解。他认为,核雕的互联网思维,并不仅限于在互联网上销售,而是要利用互联网,做好用户群的分析、开发、维护,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根据客户需求改善企业的产品结构、价位以及产品品质。“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着眼点是顾客,从顾客身上取得数据,再将数据落实于生产。”吴建东的理解是,生产依托于数“据,所以是互联网+核雕,而不是核雕+互联网。”

诚然,在这个时代,传统手工艺绝不该固步自封,而是应该主动融入互联网平台,因为,互联网能让手工艺走得更远。

结束语互联网+的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

互联网+,俨然成为今年的一个热词,不论你承不承认,我们的生活与互联网已紧密相连。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着新的变迁。究竟有哪些变化正在发生?2015年5月,《城市商报》精心策划了“互联网+新经济生活”的系列报道,抓住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商业”“吃货”“城市管理”“就诊”“家装”“旅游”等关键词,采访报道了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方方面面的改变。

这组报道切热点、角度新、接地气,风格俏皮活泼。今天推出的《刀尖的核雕 指尖的生意》,是我们这组系列报道的压轴之作。

报道虽然暂告一个段落,但互联网+的触角正伸向四面八方,日长夜大。苏州上市公司纷纷“互联网+”一沾“仙气”股价飞涨、苏州社区服务进入互联网+、创新创业瞄上了互联网+、就连吴江的防汛工作也搭上了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效率和便利,并非轻轻松松就能获取并享受,这就看我们是否能适应时代的变革。换句话说,我们是否有互联网思维。简单讲,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的特征,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并由此扩展到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在于联接的可能性。互联网使每一个参与的用户联接在了一起,形成一个由无数点组成的巨形网络,由此可以产生无数种可能性。近年来兴起的余额宝、粉丝经济、众筹平台等都是互联网思维在商业领域的具体运用。

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的内核是一种创新精神。传统的生活、商业、创业模式都在经历着变革,如何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世界那么大,互联网的世界更是无限大,我们携手去看看。 (陆嵘)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