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让胸中丘壑“活色生香”
作者: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点击数 144  更新时间:2013-12-24 9:43:19  文章录入:zhuning

■双塔夕照(国画)

 ■枫桥夜泊(国画)

以笔墨为特色的中国山水画,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形式和语言法则,进而以精神的抒写成为其美学特征;笔墨本体的性能在画家个性化的发挥中体现出生命的感受与体验。在某种意义上,笔墨既是美感的独特形态,又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在承前启后的当代艺术进程中,当代语境下的嬗变进程,不仅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而且越来越多地灌注了现代意识的张力。笔者正是在这个背景中,去解读苏州画家曹仁容的山水画新作,并获得其文本意义的。一个时期以来,曹仁容的创作在以笔墨表现、符号创造、意象构成等为前提的情势下,聚焦于文体的整体性建构,以审美的态度完成山水画系列作品的创作。  

曹仁容简历 1943年生于苏州。现为高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美协会员,吴中区政协书画协会常务理事。

在对其相关作品的解读与分析中,笔者发现曹仁容山水画作品的主要特征和要素——在笔法、墨法、水法的综合操作中构成审美相关的艺术取向,并因此体现出一种价值意义——审美的和艺术的价值。他笔下的一桥一楼阁、一山一水,不仅充满灵性,而且以它们自身的方式给我们对话、交流、结伴同行。曹仁容的作品多以山水楼阁为主,强调由书写产生的点、线、墨色的美感,在线的节奏、韵律与墨的氤氲、淋漓中构造作品的魅力与学术指向,以古民居为着力点,从后现代的文化高度对都市文明予以深刻的反思,以艺术的方式对魂牵梦绕的传统民族文化进行了诗意的描绘,以饱含激情与想象力的心绪表达了一种“寻根”意识。工细严谨处精致入微,回味无穷,奔逸狂放处蕴藏着苦心推敲,精雕细刻处不乏逸笔草草。  

■瑞雪丰年(国画)

 

■红韵高照(国画)

曹仁容的作品与某些流行的“套路化”山水不同,作品有着浓烈的苏州生活气息,带着本土的芳香。他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具有写生的现场性、即兴性、原生性,经过心灵的加工和艺术的提炼展现在世人面前。他运用烘托、对比、反衬等手法,使淋漓的笔墨与小写意化的境象相结合,浓郁处的“密不透风”和虚灵处的“疏可走马”相呼应,阔笔皴擦的高山峻岭与细笔勾勒的小桥流水、林木亭阁相映照。在浓淡、疏密、虚实的变化中,透出他对自然成万象的钟爱与激情。  

 ■古镇春深(国画)

曹仁容的山水画,留给笔者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在细细的品味与咀嚼中,我们品味到一种绵长的“意味”。在画家的直觉中,他仅仅把自然物象作为依托,而营造的文本完全依赖于笔墨结构的世界。在这里,笔墨是他意念的载体,这一切,又都来自于他的艺术感受。可以说,曹仁容的山水画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在瀑布、树木、楼阁与笔墨、色彩、材料的综合作用中隐含着画家的诗意情怀。他笔下的山水意象整体地折射着造化,把握着“物我”之间的生命气韵,体现为一种新的绘画观念,表现出一种明确的精神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