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振兴丝绸业需社会力量支持(2)
杭州模式有啥特别之处?
“杭罗织造技艺”在2009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杭州丝绸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与苏州相比,近年来杭州的丝绸业似乎过得更滋润。在昨日调研丝绸产业的座谈会上,商大民向记者介绍,目前杭州丝绸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数量与实力,经济的总量,丝绸企业与丝绸品牌的知名度等,都已经超过苏州。“杭州对丝绸业定位明确,这是杭州丝绸业的首要特点。”商大民表示,杭州明确把丝绸也作为特殊的传统行业来抓,将“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列为城市发展的方针。并培育了大型真丝绸贸易市场“杭州中国丝绸城”,每年真丝绸类贸易额达到五六十亿元,“而苏州至今没有一个专门的真丝绸市场。”商大民说道。“保持技术设备的领先,推进产品档次的提升,也是杭州丝绸业的一大特点。”据商大民介绍,目前杭州的数码喷绘印花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可以印出各类风格的图案,用于服装、丝巾以及工艺品,“由于技术上的优势,国内现在这方面的产品,基本上都由杭州控制,而苏州才刚刚起步。”
中国丝绸的“根”在苏州
商大民表示,虽然困难重重,杭州给我们的压力也很大,但苏州丝绸至今仍保持一定优势和若干强项。苏州保存了国内唯一、数量庞大的丝绸档案,在丝绸的历史文化底蕴方面,苏州要比杭州丰富得多。
昨日,周乃翔市长调研活动的首站就是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据了解,该中心目前保存了市区丝绸业25万余卷(件)的丝绸档案资源,包括丝绸样本档案8万余件。数量庞大,类别齐全,名品精品多。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中国丝绸协会领导在考察后深感震惊,认为“这里完整保存着丝绸发展的足迹,弥足珍贵,中国丝绸的‘根’就在苏州。”
而记者昨日也了解到,中国丝绸协会最近已经批复同意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建立国内唯一的“中国绸缎品种传承与保护基地”,而中心计划以此为依托,筹建国内第一家专业的丝绸档案馆———“中国丝绸档案馆”。
除了文化底蕴方面的优势,商大民认为,在依托苏绣的知名度开发织绣一体的丝绸产品方面,苏州有自己的优势。“织绣历来是一体的,苏州在这方面的优势在国内可以算得上是独有的。”商大民表示,苏州既拥有一批领军的大师级人物,又形成了集中的产业,杭州无法与苏州相比。
振兴丝绸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
在昨日实地调研后的座谈会上,周乃翔市长鲜明的提出要着力支持社会各界为振兴丝绸出力。而记者了解到,其实在2012年,我市已经在振兴苏州丝绸方面行动了起来,并有了路子。去年6月市政府发布了《苏州市丝绸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给我市振兴丝绸产业指出了路径。
在发展途径方面,《规划》指出以现有生产企业为基础,鼓励适度整合重组,引导鼓励养殖、缫丝、捻线等环节外移,走高端产业路线和精品工艺路线,支持发展真丝绸衍生品,做长产业链,做高产业层次。以现有丝绸品牌为基础,全力实施创国际国内大牌名牌战略,加大品牌的培育力度和建设力度,加大已获名牌和驰名商标的宣传力度,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品牌开路。
另外,以现有科研平台为基础,加大科研单位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力度,全面提高我市真丝绸产品的技术含量,走出一条技术质量型的发展之路。以现有技术质量标准为基础,制定苏州真丝绸产品的更高标准,形成有先进标准保障,有知名品牌支撑,被市场和广大消费者充分认可的苏州真丝绸产品体系。
在政策保障方面,我市确立“六大方面十个重点”加以培育扶持,并加大专项资金支持,统筹设立额度不低于5000万元的苏州市振兴丝绸产业专项导向资金,加大对产业发展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导向资金由新增和整合二部分构成,其中市财政新增2500万元资金。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鉴赏把玩
- 核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