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苏州之清客(2)
古时苏州不仅是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而且是人口密集的商业大都会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由于消费人口集中,号称“海内繁华、江南佳丽之地”,素有赞誉:“商贾辐揍,百货齐聚,上自北京,下至两广,远及重洋,贸易之盛甲于天下。”被列为“士大夫必游五都会”(北京、苏州、南京、杭州、扬州)之一。由于苏州的高度发达,必然产生了一个为数众多士大夫和商贾群体,士大夫和商贾群体门下众养帮闲清客,以显示自己富贵豪门景象。由于这些“清客”平常总是出入于像“贾府”这样的公侯之门,于是便积累了很多“无形资产”,而且披上了一张巨大的“虎皮”,这张“虎皮”很管用,能吓住很多人。
但是清客行业也良莠不齐,阊门外,山塘桥到虎丘七里长。除了一半大小生意人家,过了半塘,那一带沿河临水而居的,皆靠着虎丘山上,养活不知若干扯空饶舌吃那开口饭的。他们有的肚中无墨却滥竽充数,好大喜功,爱奉承,好做假,并且以做了苏州人为荣,莫名其妙的还看不起外埠人士,听起来气壮如牛,实际上胆小如鼠。外埠人因这类人所以对苏州人的评价也不高。说是苏州“民风浇薄”,说话尖酸,明朝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说苏州人“视四方之人,皆以为椎鲁可笑,而独擅巧胜之名”。看来当年,苏州人在中国的口碑确实不佳,因此给了苏州人“雅号”叫“苏空头”(与之齐名有刁无锡、杭铁头、恶常州、扬虚子)流传至今。有一笑话,说是一人在大官人手下做清客,感激于大官人收留,赐予每日三餐,茶饭不愁的温饱生活,常对大官人说“愿为您肝脑涂地”。风云莫测没想到大官人果然生了脑疾,病情危急,郎中说到“这个病要吃生人脑子才会有救。”大官人高兴的说“我能活命了”,便去找苏州清客商量,清客却说“不是我不肯,我是苏空头,哪里有脑子?”
每每苏州人与外埠人打口仗都会提起。1924年世界书局出版的《红玫瑰》杂志上有一篇题为《苏空头与杭铁头谈话》,大意是:苏州人与杭州人,同时避兵来沪,寓居旅馆。杭州人诮苏州人曰:“你个苏空头!”苏州人闻言微愠曰:“我头虽空,胜倷“杭铁头”多多矣!”杭州人异其说,因问:“有说乎?”苏州人曰:”有。惟空故灵,灵则人多聪明,故吾苏人物秀美,甲于东南。远者且勿论,请即就小说中唐、祝、文、周言之,唐、祝、文皆苏州人,即皆“苏空头”也。独周,杭人,为“杭铁头”。三与一比,足见“苏空头”之多才,非“杭铁头”所及矣。且,周美人三字尚为小说家杜撰,实无其人。故足以代表“杭铁头”者,只一岳王坟前铁铸之秦桧耳。杭州人怒曰:“秦桧何能代表杭人?”苏州人曰:“秦像铁铸,遗臭万年。铁其体,独不铁其头乎?”……从口舌之犀利可见苏州当时清客行业之发达……今之闲来兴趣使然写点过往苏州的人文风情,希望不致使苏州朋友不悦引起拍砖。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鉴赏把玩
- 核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