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山塘街:协调保护 延续古街水城文脉
山塘街复查现场
近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专家组继续启程前往苏州,对山塘街进行了复查。
分段分期修复 延续古街水城文脉
山塘街位于苏州古城的西北部,东起阊门,西至虎丘,因全长约7里,故又称“七里山塘”,至今仍然保持着“一街一河”的历史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传统风貌。2002年6月,山塘街保护修复工程正式启动,10多年来,始终坚持“先挖掘再规划,先规划再试验,先试验再推开”的步骤,从东至西,分段、分期修复,逐步推进。
“2010年入选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推动了山塘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原金阊区政协主席平龙根说,当时山塘街的保护修复工程正值第三期,此期工程在前两期老街文化内涵挖掘、风貌整治、基础设施改造的基础上,按重要节点对山塘街进行了保护修复,先后完成了对贝家祠堂、桐桥遗址等5处重要文化节点的修复工作,使部分历史文化遗存得到保护。前三期总投资约2亿元,目前已经全部完成。2012年,山塘街第四期保护修复工程开始启动。此期修复工程规划范围为半塘至虎丘段,以“延续千年古街水乡文脉,复兴苏州市井生活图景”为指导思想,进行沿河风貌整治,推进重点地块开发,形成以名胜游览、文化体验等多业态为特征的吴文化特色街区。该期保护修复工程正在有序进行中。
入选名街后,山塘街结合保护发展实际不断探索保护管理模式,逐步理顺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2011年底,原金阊区政府对山塘公司进行全面国资收购,实行山塘公司、山塘旅游公司、山塘综合管理办公室3块牌子1套班子的综合运营新模式,形成了集保护、管理、投资、运营等职能为一体的管理体系。2012年底,苏州原金阊区、沧浪区和平江区合并为姑苏区,同时成立了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有效地推动了山塘街的保护和发展。
“此次管理体制的调整打破了区域、行政分割,使古城历史文化资源融为一体,同时也利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立以及古城保护和规划、文化商旅发展等的综合管理。”姑苏区政协副主席欧阳睿说。
调整业态 旅游业增速明显
2004年,从新民桥至山塘桥的七里山塘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从山塘至虎丘的水上游览路线正式开通。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山塘街旅游业迅速发展,景区景点不断增多。据统计,2012年,山塘景区接待游客近250万人次,同比增长21%,旅游经营收入与房屋租赁收入均同时首次突破千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山塘街一直比较注重保护性修复与旅游开发的有效结合。”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郁伟民说,入选名街后,山塘街在修复节点的景点化建设、开发利用上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将在保护性修复工程中得以恢复的玉涵堂、通贵桥等一大批人文类、精品型节点进行整合开发、利用,使之成为山塘东段景区的精品景点。
入选名街后,山塘街逐步对业态进行规范、调整,街内门店分为文化企业门店、姑苏特色工艺品门店、时尚特色品牌门店。调整后的老街业态“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较为齐全,满足了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
姑苏区历史街区景区管理局局长朱奚红说,今后,我们还要对山塘街的旅游业态进行调整完善,剔除一批雷同性高、投诉率高、品质差的小商品业态,引进一批更高品质的休闲体验业态,扶持一批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独特品位的业态,从根本上促进山塘街旅游品质提档升级。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鉴赏把玩
- 核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