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涂鸦 是艺术还是牛皮癣?(2)
各方观点
实际上,5月底本报曾经报道过人民路祥符寺巷口,一根电线杆被涂成了“金箍棒”,而去年年底,姑苏区虎哨桥上的石老虎被描桥老人漆成了黄金色,在苏城还有很多类似的“街头艺术”。在观前街,还有一处商家的地下室成为了不少涂鸦爱好者常去的地方。然而对于这种在国外已经司空见惯的街头涂鸦艺术,各方表达了不同看法。
绘画者:
“我们是超市方请去画的。”卡通石墩的绘画者杜先生表示,六一前超市方特意邀请他们对几个石墩进行美化,作为美术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他考虑因为临近儿童节,画上卡通图案更能切合节日的主题,绘画完成以后受到了小朋友的欢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街头涂鸦爱好者告诉记者,他们只是想借城市一个角落进行创作,并不会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胡乱创作。对于涂鸦被等同于乱涂乱画,这位街头涂鸦爱好者表示无法接受,因为真正的爱好者在创作之前都是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品在他们看来也是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
支持:
支持涂鸦的市民表示,一些街道或者墙面显得很单调,色彩也不丰富,如果有一些赏心悦目的涂鸦,可以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好的涂鸦可以给城市增加一点活力。
反对:
有市民表示,在公共设施上的涂鸦是一种没有公德心的表现。即便是一种艺术形式,参与涂鸦行为的人也不见得人人都是艺术家。如果人人都在公共场所涂鸦,城市的形象就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根据《苏州市城市容貌标准》,新建、扩建、改建的所有建筑物,应讲究建筑艺术,注重城市美学和城市景观,其造型、装饰等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而建筑外墙应保持整洁,外体不得乱涂乱画。
专家:应该让城市涂鸦和谐发展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方世南建议,应该给人们一个表达自我的场所,但是不能随意涂鸦。
方教授介绍,现在有不少人有表现自我的强烈需求,也有很多人有着对艺术的展示欲望,同时这些人需要通过某种形式比如涂鸦,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涂鸦这一类形式也是他们宣泄情感的载体。
相对于这些个体,整个城市作为整体,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应该有统一的风格,不应该由个人随意破坏这样整体的风格,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方教授建议,首先应该在不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的前提下,专门为这些涂鸦爱好者开辟一个合适的场所。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让合理的情绪表达和整个城市的氛围相融合。方教授提到可以利用一些高科技的设备,比如电子屏幕,让涂鸦者的作品能够有地方展示。除了提供涂鸦的场地,还应该对涂鸦制定一些规范,避免不健康的涂鸦影响了街头艺术的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鉴赏把玩
- 核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