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核雕 苏州核雕 包衣观音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最新动态 >> 浏览文章

姑苏年轻人兴起寻访大师热潮 寻访最古老的工艺(2)

2013-5-3 10:45:40 姑苏晚报 周伟蔚 曹蕾 【字体: 人气: 我要评论
我要分享:

年轻人帮着“吆喝”,传承效果会更好

苏州城可谓是民间传统工艺的“百宝箱”,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州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级名录6项、国家级29项、省级79项、市级118项,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9位、省级76位、市级279位。然而,一种摆脱不掉的尴尬正在其中很多行业中呈现:老一辈的大师希望招到有潜质、愿意学的徒弟,无奈年轻人中愿意潜心民间工艺的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有些年轻人对某项技艺非常感兴趣,却苦于不知去哪里拜师学艺。“我们希望这次的寻访活动,可以为双方搭建一座桥梁。”姑苏团区委工作人员满怀期待地向记者介绍。

手艺再好也需要“吆喝”,尤其需要向年轻人“吆喝”,这样手艺才会永远保持生命力,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刺绣名家郁丽琴对这项“寻访大师”的活动十分期待。郁丽琴告诉记者,前些年,刺绣行业出现过一阵“危机”,很多老师傅的子辈都没有去继承他们的手艺,而是选择外出工作,因为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从小的价值观当中,就是读好书在外面找个体面的工作,刺绣是没有文化不得已而为之的就业途径。然而近几年,刺绣手艺又“活”了,很多大师都很注重市场宣传,并在热闹的街面拥有自己的店铺,如今全国各地的爱好者想要来苏州拜师学刺绣,并不是难事。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绣娘、大学生绣娘走进了刺绣的队伍。“但是还有很多民间工艺,发展得并不如刺绣这么好。”郁丽琴说,有很多“冷门”一些的工艺,全市也只有几个人会做了,别说想拜师,就连普通游客想买一个作品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在现代工业化的生活中,人们大多厌倦了冷漠而缺乏人情味的机械化工业产品。相反,现在的年轻人越发注重追求纯朴简练的艺术品位与个性化的艺术特色,我觉得寻访手工艺大师的活动正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心理需求,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去传承,发展,创新。”郁丽琴说。

大师们带着“传承人”做公益

听闻姑苏区在开展“寻访大师”微电影大赛,很多大师都表示支持:“我们欢迎年轻人关注民间工艺,也很愿意出现在他们的镜头里。”泥塑大师朱文茜、竹刻大师朱永兴、苏绣大师张平坚持为平江实验学校的学生们传授技艺。他们始终坚信,虽然作品有好有坏,但他们传授的不只是一门传统技艺,更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品质,他们告诉记者,传统艺术是他们毕生追求的事业,他们的心愿不仅是找到更多的孩子成长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人去接触和了解传统技艺,更是希望传承艺术的孩子们能够将艺术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扬光大,让传统艺术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了解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姑苏区的年轻人还将和他们“寻访”到的大师一起,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5月4日在相门古城墙边,姑苏团区委将举办“青少年手工艺品义捐”活动,大师们号召“传承人”捐出他们最好的作品,去帮助困难的小朋友。在朱文茜、朱永兴、张平三位大师的指导下,平江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已创作完成泥塑作品120余件、竹刻作品200余件、刺绣作品90余件,其中为义捐活动捐赠作品123件,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价值去圆他人的梦,这是一种新的境界和理念的提升。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