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传统文化要生产力能否“三合一”?(3)
我要分享:
建立一个培育“内容和品牌”的文创企业孵化器
有了传统文化资源,有了金融政策扶持的天时、地利,文化创意产业是否就能占到“人和”,拥有持续不断的生产力并走上现代企业的产业链呢?
陈思慧表示,从目前的文创企业创业状态来看,比较容易上手的是从旅游角度带动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与传承,“但这不足以促进规模化企业的产生,只能形成高级工艺师坊,不能从根本上形成地方支柱产业,并带动产业健康发展。”因此,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找到促进产业发展的市场运营资源。“这个缺失的资源必须通过一个整合平台作为起点,该平台要具备把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快速推向产业链高端的资源和能力。”
要而言之,这个平台首先是一个品牌孵化器,它集中了品牌创建与发展必须的一流设计师群体;它具备了帮助工艺作坊向家族传承企业转型的辅导能力,连接高端中介服务群体的对话能力;它应拥有资深行业背景的专家资源、初期快速发展必须的产业引导基金资源、政府引导政策、服务对接以及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国际合作等外部关系资源。
在谈到这个文创企业孵化器的具体构想时,陈思慧表示:“孵化器首先重点扶植本土设计师的转型和手工艺者的转型,在此过程中不断积聚行业发展的竞争力和内容。2年内逐步形成优质行业资源的整合,并成功塑造一批本地标杆企业,进而以此吸引北京、上海、深圳甚至海外的优秀品牌来苏合作开发,带动其与苏州本土手工艺的结合,提升苏州'非遗'的现代文化产业链高度,逐步达到国际先进运营水平产业集群。”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 鉴赏把玩
- 核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