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苏州核雕 包衣观音 核雕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 名家荟萃
  • 鉴赏把玩
  • 核雕文化
  • 最新动态
  • 工艺文玩
  •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核雕文化 >> 浏览文章

    舟山核雕及其创始人殷根福

    2011-10-19 15:53:21 本站原创 佚名 【字体: 人气:

    提起请代末期的苏州橄榄核雕,就得提到“舟山核雕”和其创始人殷根福。

    舟山是苏州市太湖旅游度假区香山街道的一个行政村(原苏州吴县光福镇舟山村)。舟山村,虽以山名,但周围并没有山。这个村坐落在光福镇与胥口镇交界的地方,西距太湖不远。早在2500多年前,这里是吴王阖闾的“造舟之所”,舟山之名,也许正是由此而来。随着吴国覆灭,“造舟之所”不复存在,而地名却保留了下来。

    这个行政村是橄榄核雕的专业村,舟山核雕创始人殷根福(1885~1939年),便是舟山村人。
    殷根福初学竹雕,继学牙雕,年末及冠,便在舟山村崭露头角,其刀法挺秀雄健、形简意赅,成年后闯荡上海。在上海老城隍庙开设“永兴斋”艺品店,出售竹雕、牙雕艺术品。

    一次,他从广东船工中获得一些橄榄核,精心琢磨以后,决定随型设计创制作品。当时人们信奉佛教,殷根福灵机一动,便用橄榄核设计了罗汉头像。为能达到形神兼备,他专程去罗汉堂内观察罗汉形象,并借鉴印度佛像特征,根据橄榄核的外形,因材施艺,雕制成十八个罗汉头像。这些罗汉头像,挺刀爽劲,厚朴凝重,脸部表情自然,双眼传神,神态个个不同,后串成手串佛珠。佛珠由十八罗汉头、顶珠与底珠共20枚橄榄核雕组成,既能欣赏有携带方便,很受信佛者欢迎,许多外国人也慕名前往购买。

    此后,殷根福专事橄榄核雕,专雕罗汉头像,成为风行一时的海派橄榄核雕艺术品。  殷氏开创的罗汉头像与以往的雕刻相比亦有所创新。以往的雕刻技艺在雕刻前都要画个草图,然后按图雕刻。而殷氏罗汉则无需画图,只要吃准五刀,即鼻头一刀,眼睛两刀,耳朵两刀,是为“定位”,位定好后便进行具体的刻画。当时,上海仅此一家,求购者络绎不绝,艺品一上市,旋即售空,被誉为“殷氏罗汉”。
    殷根福开设的“永兴斋”生意越来越红火。为满足市场需求,殷根福回到家乡舟山村组织艺人雕刻,实行批量生产。当时,全村年耗橄榄核达10担左右,产品均由“永兴斋”收购出售。

    1935~1938年期间,殷根福分别招收了同村的须吟笙、顾仁笙、钟元庆、钟年福及殷根福的子女殷荣生(小名小男)、殷雪芸(小名小妹)为徒,在师徒共同努力下,创作设计了一批风格迥异的橄榄核雕新作品,丰富了核雕的形式和内容。

    此后,“殷派核雕”享誉海外,并由此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雕刻之乡——舟山,在那里薪火相传,孕育了几代核雕艺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殷荣生、殷雪芸兄妹和须吟笙留在上海,继续从事他们的橄榄核雕艺术。钟年福离别上海应征入伍,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神仙、罗汉被列为封建迷信产物而被禁锢,大量民间艺人不能再从事此类题材雕刻,从艺人员锐减。

    1979年以后,在党的“百话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苏州舟山橄榄核雕艺人创办橄榄核雕组织,殷荣笙兄妹以及须吟笙、钟年福等老一辈雕刻艺术家招收年轻学徒,悉心传授技艺,从艺人员多达百余人,花色品种越来越丰富,恢复了“十八罗汉佛珠”橄榄雕刻生产,通过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销往我国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国家

    各佛教地区,使苏州的橄榄核雕生计再现,光彩重放。“舟山核雕”的名气越来越大。

    舟山核雕主要是在橄榄核上雕刻山水、风景、花鸟、人物、罗汉、菩萨等形象,造型鲜活、立体感强、线条清晰流畅、人物形神毕现、风格细腻、以材取景、以小见大,整体精巧,是玩赏和收藏的珍品。艺人们再把雕好的橄榄核单件串成手链、佛珠,寓意吉祥如意。人们或将它系挂与胸颈、腰间,或垂吊与纨扇、折扇下,或摩挲赏玩于掌心,其乐融融,意味无穷。经过玩家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把玩后,核雕包浆油润,莹亮透心。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