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核雕 苏州核雕 包衣观音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最新动态 >> 浏览文章

王世襄藏品不负京城第一玩家名号 所收皆“邪”(4)

2013-10-12 16:23:48 南都 李昶伟 【字体: 人气: 我要评论
我要分享:
 

俪松居长物故事

花梨木琴案

王世襄在《自珍集》中曾介绍这一花梨木琴案,并将此案放家居类之首。

1945年从重庆回到北京,这张琴桌是王世襄最早购得的黄花梨家具。原本是一件明式平头案,为给夫人袁荃猷弹琴觅得此几,并在古琴大师管平湖指导下如法改制。袁先生当时跟管平湖先生学琴,琴案供两人对弹为佳。师生对坐,两琴并置,传授者左右手指法,弟子历历在目,边学边弹,易见成效。于是两端面板各开长方孔,是为放下琴首和下垂轸穗。如果不是因为改制,王世襄说已经编入《明式家具真赏》而随所藏之79件明式家具入陈上海博物馆矣。

袁荃猷弹琴时,王世襄常伴左右,如此近60年,自称“琴奴”。而围绕这一琴案,也有很多雅事。王世襄记载,管平湖先生受聘音乐研究所之前,常去他家,而和袁荃猷同时学琴的,还有郑珉中先生,师生弹琴,均用此案。1947年10月,在京琴人在芳嘉园王世襄家中小集,签名簿记录有管平湖、杨葆元、汪孟舒、溥雪斋、关仲航、张伯驹、潘素等二十余人。南北琴家吴景略、査阜西、詹澄秋、凌其阵、杨新伦等人也都曾用此案弹奏。更有传世名琴在此案上弹奏,唐琴汪孟舒先生之“春雷”,“枯木龙吟”,程子荣先生的“飞泉”,王世襄藏的“大圣遗音”等。

瘫子制獾钩

有的器物不经描述不知道作用为何,譬如此獾钩。獾钩是王世襄“文革”后所剩不多的玩具之一,钩子棒子用处在于,獾被狗擒后,必张嘴乱咬,此时正好用钩子钩其上颚或下颌,并棒击獾鼻梁,使其立毙。制钩者是上世纪初德胜门外一位人称“瘫子”的著名铁匠。此獾钩王世襄记载是京剧名家程砚秋之父容爷在瘫子处定制所做。容爷与其弟荣三都是驯狗养鹰高手,此物为荣三所赠。

《秋虫六忆》节选

蛐蛐罐犹如屋舍,罐底犹如屋舍的地面,过笼和水槽是室内的家具陈设。老罐子,即使是真的万里张和赵子玉,也要有一层浆皮的才算是好的。精光内含,温润如玉,摸上去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多年的三合土原底,又细又平,却又不滑。沾上水,不汪着不干,又不一下子吸干,而是慢慢地渗干,行话叫“慢喝水”。凑近鼻子一闻,没有潮味儿,更没有霉味儿,说它香不香,却怪好闻的。无以名之,名之曰“古香”罢。万里张的五福捧寿或赵子玉的鹦鹉拉花过笼,盖口严密到一丝莫入,休想伤了须。贴在罐腔,严丝合缝,仿佛是一张舒适的床。红蜘蛛、蓝螃蟹、硃砂鱼或碧玉、玛瑙的水槽,凝似清水,色彩更加绚丽。这样的精舍美器,休说是蛐蛐,我都想搬进去住些时。

记得沈三白《浮生六记》讲到他幼年看到蚂蚁上假山,他把他自己也缩小了,混在蚂蚁中间。我有时也想变成蛐蛐,在罐子里走一遭,爬上水槽呷(音“虾”)一口清泉,来到竹林抹啜(音“戳”)一口豆泥,跳上过笼长啸几声,悠哉悠哉!

蛐蛐这小虫子真可以拿它当人看待。天地间,人和蛐蛐,都是众生,喜怒哀乐,妒恨悲伤,七情六欲,无一不有。只要细心去观察体会,就会看到它像人似的表现出来。王世襄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