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为“非遗”插上创意之翅(2)
“我们将尽力打造一种戏曲文化连锁模块,汇聚黄梅戏艺术文化元素,展演戏曲文化特征,传播城市文化特征,倡导戏剧文化产业经营新理念。为创博会首创新文化的展演典范,争当创博会的头等明星企业。同时本届展会还将应用本结构设计组件,可移动式展架,适应转战南北,参加文化展演。希望能用现代设计理念重新包装展示这项传统艺术。”蒋永生说。
名人、名企、名品的品牌创意
汝瓷在我国宋代就成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汝瓷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烧造于唐,盛于宋。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为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当时即被誉为“汝窑为魁”。因烧造技艺独特,汝瓷至南宋已成稀世珍品,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北宋汝瓷不足百件,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
李廷怀是汝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有突出贡献汝瓷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他从1975年至今,一直从事汝瓷研究开发工作。2004年,李廷怀创办亨通汝瓷研究所,七年来,已研制出汝瓷天青、月白、豆绿、张公巷北宋官窑卵青釉、玉青五大釉色,12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貔貅、珍珠古币炉、富贵团寿盘、望天吼、牡丹盘五大系列产品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李廷怀先后在国内陶瓷刊物上发表了《汝官窑的质感及鱼鳞片》、《浅谈汝官瓷的釉色》、《汝瓷的造型、釉色及鉴赏》、《北宋汝窑官窑趋向致化研究》 等论文,所撰写的《历代汝窑瓷器概述》 获得2007“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9年7月,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李廷怀的《汝窑新论》,填补了汝瓷研究没有理论专著的空白。
担任多家院校陶瓷专业客座教席的蒋永生,与李廷怀的合作已有多年,后者的工作室是蒋永生每年带着学生前去实习创作的重要基地。在蒋永生看来,李廷怀与众多同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早早地跳出了“文物仿制”的生产思路,求新求变,把汝瓷从陈设器的单一品种扩展到了以茶具为主的日用瓷。“但最初的这个变化,在当地的圈子里,都不被认可。但是李廷怀不为所动,从器形品种到营销模式,一个人走在创新的道路上。”蒋永生对李廷怀“汝瓷还可以这样做”的勇气和魄力,印象深刻。
为顺应如今的品牌时代,李廷怀将亨通汝瓷研究所改创为“廷怀汝瓷研究所”,更能体现“廷怀汝瓷”的名人、名企、名品的品牌战略发展思路,有效传递和扩大汝瓷文化的传播效益,让传承陶瓷艺术在品牌形象传播的时代,更加突出城市产业特色、陶瓷文化特征、设计思路特点。也正因此,塞奇与“廷怀汝瓷”才会携手亮相创博会。“苏州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可以看看外地的'非遗'项目是如何在传承与创新的发展之路上,做到效益最大化。”蒋永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