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核雕 苏州核雕 包衣观音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最新动态 >> 浏览文章

黎里镇奠基人赵磻老 建造了吴江第一座私家花园(4)

2013-8-16 11:31:23 苏州日报 李海珉 【字体: 人气: 我要评论
我要分享:

花园里,花当然是少不了的。木本的植有梨树、桂花和腊梅,最多要数梨树了。黎里西南多梨花,赵磻老既欣赏梨花,又能收获美味的鲜梨。赵氏所植的竹子是黎里特有的方竹,在园子西南一隅。薜荔,在黎里百姓口中,叫做“风攀藤”,它的果实叫作“鬼馒头”。薜荔是藤本植物,缠缠绕绕的,把赵磻老藏书的东厢楼包裹了起来,使得整个院子更增添了几分野趣。鬼馒头,像无花果一般大小,待等成熟,赵磻老夫妇采集下来,将它的籽磨成粉,溶入盛满清水的大铜盆里,再用慈姑磨成的汁点浆,铜盆中的汁水就会凝结成半透明的糊状结晶,赵磻老称之为“凉粉”,一种消暑解乏的上好饮品。赵家夫妇用铜制小瓢舀出来,装在小碗里,注上薄荷糖水,招待客人。这一制作凉粉的方法,黎里民众承袭下来,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人制作。荷花池里的藕,每当秋季,赵磻老请人挖出来,供乡亲们品尝。

赵家花园,是黎里老百姓最爱去的地方,有难到这里可以求助,有事到这里可以请教。宋朝惯例,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四月初七,皇家御花园金明苑敞开大门,延纳四方宾客,要求私家园林同样开门迎客。赵磻老的宅园,别说皇家规定的时日,一年四季都向百姓敞开。因为赵家花园开创了先例,黎里镇上明清时期的私家花园,家家都面向百姓全年开放。明代初年,赵家花园还有亭台荷池的遗迹,现在虽然一切成为历史,不过花园浜、花园港的地名始终保留下去。

赵磻老平易近人,敢于承事,处事果断而又公平,受到百姓的爱戴,乡里大小事情,只要赵磻老一句话,没有不解决的道理。但凡有矛盾争执,黎里民众就相约来到赵家厅堂,请赵磻老裁决,后来,大家请赵磻老到茶馆,在这公共场所,让更多的人旁听赵磻老的裁判。久而久之,黎里形成了“吃讲茶”的风习。

东圣堂永记赵磻老恩德

仁者多寿,赵磻老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去世,享年80岁。留下不少著作,除了《全宋词》中的18阕词之外,另有《拙庵杂著》30卷、《拙庵外集》4卷。赵磻老去世后,黎里合镇百姓披麻戴孝,为他送葬,为了让后世子孙铭记他的功德,专门为他建造了圣堂。南宋及元代,东圣堂由道士管理。明朝嘉靖三年,江苏巡抚陈案下令,让吴江知县王纪重新整修东圣堂,作为里中社坛,由里中社长在此向百姓宣讲乡规社约,并立下了一块社坛碑。清朝康熙初年,改称普济禅院,以尼姑接替道士管理。此后多次改建、扩建,正殿后面续建了多进楼房及平屋,陆续请进了多尊菩萨。清末东圣堂内又竖了一块《苏州府严禁抗租碑》。民国年间,这里是重要的公共空间,黎里民众的集会,大多在此举行,1930年开始,东圣堂作为“中秋显宝”的重要场所,一年一度,都有一个专题,各富家大户在此争奇斗艳,以求自高门第。民国时期,东圣堂虽然败落,不过正殿与赵磻老像依然保存完好。直到“文化大革命”,赵磻老塑像等全部被毁,东圣堂也仅存墙门间、东西两厢楼和一个正殿。

明代初年,首批黎川八景问世,尽管赵家花园和居室已经残破,黎里民众还是将“拙庵故居”列为黎川八景的第三景。

现在东圣堂是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黎里古镇管委会拟恢复东圣堂的旧有规模,重塑赵磻老坐像,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位黎里镇的奠基者。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