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核雕 苏州核雕 包衣观音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最新动态 >> 浏览文章

郭巷人物——出过四位知名诗人的渡桥袁氏

2013-10-28 9:50:57 中国江苏网 施晓平 【字体: 人气: 我要评论
我要分享:

从南宋定居今郭巷境内起,袁氏家族就代有才人,至少出过四位知名诗人,诸如元代隐逸诗人袁易、清末风俗诗人袁学澜、现代山歌诗人袁水拍等。根据家谱(已毁)的名字,这支袁氏且称之为“渡桥袁氏”。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料的发现,该家族相关情况已基本摸清。

 渡桥袁氏因这座桥而得名

袁易:抗元烈士后裔的隐逸人生

渡桥袁氏本是河南人。宋代有个袁仲贤,以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数传而至京西提刑使袁珦,跟随宋高宗南渡,去世后葬在长洲蛟龙浦之赭墩(今郭巷街道东部),袁珦之子袁琎在这里“买田筑室”(一说在墓地旁结庐建祠),于是世为长洲人了。袁琎之孙袁枢,娶濮安懿王八世孙女(一作系濮阳王之女),成为皇亲(郡马都尉)。后来元军南侵,袁枢与长子力战而亡,幼子、袁氏第五世袁易(1262—1306年)在仆人的掩护下幸免于难。

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袁易才华出众,但因为父、兄为抗元而死,所以他不愿做元朝的官。著名画家赵孟頫曾画了一幅《袁安卧雪图》送给他,夸赞他气节高昂(按:袁安是东汉时期汝南人,有节气,家中三代出了四个公卿,极为显赫,袁氏多奉袁安为先祖)。赵孟頫还把袁易与郭祥卿、龚子敬合称为“吴中三高士”。

袁易唯一一次任职,是担任了六七年的徽州路(今安徽黄山一带)石洞书院山长。山长是一种在书院中负责讲学、总领院务的职务,不是朝廷官吏。大德五年(1301年)他回到赭墩,此后便不再出门任职,而是修建起江南园林式的建筑静春堂,过起隐逸生活。他藏书万卷,并亲手校对。朋友来后,他与朋友们饮酒、畅谈,流连竟夕。

袁易是元朝的知名诗人,著有《静春堂诗集》(四卷)及《静春词》(一卷)。《四库全书》评论袁易之诗说:“有元作者绮缛居多,袁易诗虽所传无几,而风骨遒上,故足以高步一时……”

袁易次子袁泰(字仲长)、孙袁养福(字能伯),写诗也都颇有名气,而且精于书法。其中袁泰曾在苏州府学担任教授,袁养福在明朝洪武初担任湖广、福建宪副。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