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 站内地图
核缘一生

首页

关键词: 瑞兽 核雕 苏州核雕 包衣观音 观音
苏州核雕网

核雕资讯

您当前位置:苏州核雕网 >> 核雕资讯 >> 最新动态 >> 浏览文章

郭巷人物——出过四位知名诗人的渡桥袁氏(3)

2013-10-28 9:50:57 中国江苏网 施晓平 【字体: 人气: 我要评论
我要分享:

袁兰升:陆润庠之父的金兰之交

袁学澜哥哥袁学潮的儿子袁兰升(约1827—1878年),字青士,也是个知名诗人。他早年成为秀才,气节高昂,曾作《高士赞》十九首以自况。他广交天下文人雅士,苏州“末代状元”陆润庠之父陆懋修(字九芝)就是他的结义兄长,两家交往很密切,后来陆润庠在为袁兰升作品《铜井山房类稿》作跋时,还提及自己幼时曾在渡桥村袁宅读过书。

袁兰升拥有千亩良田,家中有农庆堂、铜井山房等建筑物。据《铜井山房类稿》记载,他藏书万卷,并藏有钱谦益使用过的砚台等古董。他又喜好游历和吟咏,凡经过的名山大川,都写诗进行歌咏。他留连光福铜井山一带的秀丽风光,因此自号铜井山人,并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铜井山房。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他的万卷藏书及早年所作诗文全部散失。在他去世十多年后,他的两个儿子与费树蔚一起,把他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及以后所作的诗文结集出版,命名为《铜井山房类稿》。

袁水拍:麻烦多的山歌诗人“马凡陀”

民国时期,袁氏又出了个大诗人——袁水拍(1916—1982年)。他是袁兰升曾孙、袁氏第二十六世孙,原名光楣,字进修,小名寿官,父袁祖同有良田三百余亩,擅长书画,以教书为生。

袁水拍身高1.82米,他自幼对美术感兴趣,经常出去写生,后来他曾凭美术专长担任过重庆美术出版社编辑。1934年,袁水拍从省立苏州高中毕业,次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无奈家道中落,三个月后报考上海中国银行,当了一名练习生。抗战爆发后,他随中国银行总账室撤退到武汉、香港,同时开展诗歌创作活动和参加文化界进步活动。

1939年春,他首次用“袁水拍”这个名字发表了诗歌《我是一个田夸老》(后改名为《不能归他们》)。这个笔名是根据北宋梅尧臣的《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诗而取的:“朱旗画舸一百尺,五月长江水拍天”。

抗战胜利后,袁水拍回到上海,仍在中国银行工作,同时兼任《新民报》文艺副刊编辑。他用苏州话“麻烦多”的谐音“马凡陀”为笔名,用山歌体写了300多首政治讽刺诗——马凡陀山歌。

笔名让袁水拍出了名。这个笔名,也是袁水拍麻烦多的真实写照——1948年秋,他被国民党反动派列入暗杀黑名单,11月由组织营救再次到香港,任《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建国后,袁水拍担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等职,“文革”期间受揪斗,下放贺兰山干校放牧;1976年江青点名要他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生性胆小的他虽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担任这个职务。

粉碎“四人帮”后,袁水拍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1982年10月29日,一代诗人因肺间质纤维化病逝世。追溯这个病的根源,在于“文革”期间他自杀未遂、医生抢救时插管伤及肺部。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