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巷人物——出过四位知名诗人的渡桥袁氏(4)
其他袁氏:人丁兴旺足迹遍布海内外
渡桥袁氏还出现过其他一大批人才。按辈分顺序择要简述如下:
二十四世
袁荣棣(字凤君),擅长写诗作词;妻金氏,对长辈十分孝顺,民国七年(1918年)总统府颁给“无间人言”匾额及褒词一轴、黄绶褒章一座。
二十五世
袁封百(1887—1953年),字礼贤,袁荣棣侄,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由祖母携带迁居苏城。在草桥小学读书时,与叶圣陶义结金兰。后入北京大学研究院学习,毕业后以教书为业,曾任东吴大学文牍。擅长书法篆刻,与著名画家吴湖帆友善。
袁丕烈(1899—1999年),民族资本家,名雄生,号缵之,1916年苏州中学毕业,后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1924年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后获硕士学位,曾任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副主席等职,保留的部分家族史资料正由其外孙整理。
二十六世
袁光熙(1919—1986年),袁水拍长弟,高级工程师,原上海第十七漂染厂副总工程师。
袁光斗(1922—1999年),袁水拍幼弟,北京鸭专家。1958年开始研究和选育北京鸭,1981年培养出北京鸭优质品种双桥Ⅰ系,被专家们认为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化的北京鸭育成品系,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又选育成北京鸭双桥Ⅱ系,后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又培育成黑羽返祖鸭,这种鸭体型大,肉质好,成为宾馆餐饮业肉鸭的首选佳品。
二十七世
袁怀雨,袁水拍长子,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著有《矿产经济学》等书。
袁以新,原平江区政协主席。
二十八世
袁宗蔚(1916年生),字深若,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后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华敦财商研究院学习保险。历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专任教授,“国立”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兼任教授及私立逢甲大学保险学研究所客座教授。著有《保险学》、《保险法》等书。1987年退休,现定居美国洛杉矶。长子成宪(1946年生)、幼子铿(1947年生)均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研究院,分别获博士和硕士学位,任美商公司航空及电脑工程师。
此外,袁伟民(1939年生)与郭巷袁氏亦有关联。他曾祖一代即从渡桥一带迁居葑门内龙船嘴种植蔬菜。袁伟民毕业于苏州中学,1976年起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培养出了郎平等一大批世界级著名运动员,并连续取得了世界级比赛“三联冠”的好成绩,后曾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等职。
《郭巷镇志》记载,2000年全镇袁姓共有663人,为全镇第13大姓。这些袁姓主要是“渡桥袁氏”。实际上,袁氏后人总数远不止上述数字,最迟从明代开始,袁氏子孙就陆续迁居苏城、吴江同里、上海等地。如今,渡桥袁氏子孙已遍布海内外,健在者至少有数千人。
历史长河代不乏人英才多
郭巷的其他姓氏也有不少人才。如明末的吴默(1554—1640年,字因之),祖籍吴江同里,住在郭巷汤堡村,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因会试时考中第一名,因此被称为吴会元。历官至太仆寺卿,与文震孟、姚希孟等以文章气节名重乡里。鉴于汤堡村北面的湖天荡常常风大浪急,行船十分危险,吴默就带领百姓在湖内驳了一条新塘(堤岸),此后,湖天荡被分隔为独墅湖、黄天荡两个湖泊。
明末官浦村人徐道登(字舆貌),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曾官河间府(今河北沧州一带)知府。
清末到民国的乡绅钱鼎(1889—1951年),字梓楚,尹山湖东北小牛桥村(后名浮桥村)人,民国《吴县志》编委、苏州电气公司创办人之一,“中国红十字会吴县分会”议事长、正会长;释放“七君子”中的沙千里的保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吴县成立复员委员会,钱梓楚任主任委员,曾当选为国大代表。与朱德恩师、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友善。李根源曾同钱梓楚一起到尹山,上钱家祖坟。孙庆曾,解放前参加地下党,福建省党校离休干部。
此外,郭巷当代还有原安徽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国家电力公司人事董事部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程光杰(尹山村人),免疫专家、上海长征医院教授、博导仲人前(塘南村人),新海宜电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张亦斌(潦泾村人),清华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终身教授董良(郭巷集镇人),外交部政治处公使衔参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荣鹰(汤堡村人)等知名人士。塘南村柴家浜曹氏据说祖上也官至知府,扁作梁大厅、砖雕门楼等已于近年拆除。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鉴赏把玩
- 核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