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回到园林(3)
我要分享:
园林究竟是什么——公园本是私园
苏州园林,无论大小,古代往往都是“私园”,是宅邸的后花园,更贴近生活,与私人居住有关,所以以前苏州园林也叫宅园。解放后“宅”的部分被弱化,园林收归国有,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享受到园林,私园于是变成了“公园”。现在无论走进哪一座园林,都是走进一座“公园”,有关居住的私秘早已不复存在。
陈天趣说,古代私园不是为了取悦别人,目的不是要让外人来参观玩耍,园林的终极目的是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提高自己的生活感受。有钱了,好多人想要造园子,想要回归园林生活,可是蓦然回首,却发现我们不认识园林了,我们无法还原回最初的那种状态,不知道怎么回去,找不到节点。全因缆绳未解,公私没有分清楚。我们的园林砍去了“私”的那部分,只给我们一个有关“公”的幻影,于是很多有钱人把园林照搬回家,惊觉自己原来是在家里造“公园”。
怎么回到园林——从烟火气出发
回到私园,也就是要回到生活。离开了生活,一切艺术都是空的。
从烟火气出发。园林是从人的需求开始,首先是每户家庭的人口和居住需求不同,然后才是学识修养决定的不同布局。回到园林,不是每个人都要住大院子,而是怎么改善生活。
园林里还讲究分景、隔景以及借景,其实也是从节省钱财的角度、人的走向,以及生活的角度,然后才是审美的角度,来考虑是否实用而成的布局摆设。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 鉴赏把玩
- 核雕历史